028-61558181
搜索

RESEARCH

2021-03-30 00:00:00
返回列表
孕育待产的刑事合规

1629793450646767.jpg


近年来,刑事合规在刑事法律圈说的很热火,因为缺少配套制度支撑,所以其话题属性大于功能属性。

 

即使已有律师办理了类似案件,也采取了类似合规考察的代理思路,最终检察机关对涉案企业、企业家也确实做出了不起诉决定,但刑事合规制度对于法律人而言仍然是雾里看花。


一、司法善意下的“免死金牌” 


合规考察是在刑事诉讼进程中,主要是企业、企业家被公安机关立案后,案件移送到检察院审查起诉时,由检察院主导的一次让企业复活的生机。


当然,这样的复活机会对企业高管也是制度红利。对于企业高管而言,戴罪之身,不仅于经商办企业是生死符,更在于它对名誉的损害。


刑事合规正好满足了商人的需求,经过检察院的合规考察,企业或高管可能不被起诉定罪。用网上一句话说,这是一张“免死金牌”。


刑事合规考察主导权在检察机关,考察结束后评估是否需要对企业、企业家作出起诉决定,仍然由检察机关主导。


因此,这纯粹是一项由检察机关主导的温情司法活动。


从本质上说,它与送温暖下乡没有多大区别。只是它的考察对象是涉嫌犯罪的企业、企业家。


它与前些年检察机关启动的未成年人保护类似,既然最高检提出了,这项制度一定会推进。当然,推进过程也会受到其他配套制度,以及其他行政机关的配合程度影响。


二、刑事律师可以做的非诉业务


刑事合规业务是一项典型的刑事非诉业务,它对刑事律师而言也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业务。


如果可以把刑事非诉业务做一个简要分类,大致可以分为:刑事法律顾问、被立案前的刑事风险咨询、审查起诉阶段的合规考察。


刑事法律顾问是刑事律师的一厢情愿。刑事法律顾问业务,很多刑事律师一直试图开拓,因为有了顾问就有了固定的业务收入,可以像民商律师一样,每年有稳定的创收保底。


然而,这大概率上是刑事律师的一厢情愿,企业老板基本不会买单。


商人请律师,更希望律师懂得他们的商业逻辑,在商业逻辑的基础上为商人把关。说白了,请律师来就是为了让商人们合法的赚更多钱。


刑事法律顾问基本不会涉及企业内部的经营性业务,比如合同审查、会议、商务谈判等。而商人却更看重律师的这些价值,刑事律师都不能提供。


相当于,刑事律师从供给端就输给了民商律师,所以常年法律顾问这项业务一直不属于刑事律师。


所以,刑事法律顾问是委托人不愿意买单的业务。


被立案前的刑事风险咨询业务,律师有潜在执业风险。简单来说,它就是帮助当事人应对国家调查的刑事咨询业务,会引发国家机关反感。


律师可能出谋划策,甚至可能与涉案企业共谋。


在应对调查的刑事业务中,律师可能存在如下风险:

1、基于信息不对称、不全面,或者客户介绍的信息不完整,可能做出不全面、不具有可操作性的意见,对客户没有多大价值。

2、刑事调查期间,行为人可能已经被国家机关布控,律师给当事人的咨询意见让当事人做出了不妥当的后续行为,比如销毁证据(会计凭证)、串供等。

3、当事人被采取羁押型强制措施后,可能主动出卖或不经意间“出卖”律师。说轻了,国家机关可能向司法局发函要求处罚律师。


所以,这项刑事非诉业务是委托人满意,律师谨小慎微,国家机关不乐意。


刑事合规考察是一项各方都会主动而为的业务。如果让企业家请一个常年刑事法律顾问,他可能不愿意。当涉嫌犯罪时,在检察机关的要求之下,企业家会比较配合合规律师的帮助。


考察结束后,检察机关可能对企业、企业家作出不起诉决定,这是在制度层面给了企业一个机会。企业被定罪,相当于给企业宣判死刑。这一点,商人们非常清楚。


三、这是一项复杂的业务


基于利益冲突考虑,已在该刑事案件中作为辩护人的律师不能作为合规律师介入案件。那么,合规律师也就不是案件的辩护人。


合规律师进入案件后,会参与到企业中去。一方面完成检察院提出的合规整改要求,向检察院提交合规整改计划书。另一方面定期向检察院报告整改情况,还要与其他行政机关对接,以更好地促进企业合规考察。


刑事律师常年在罪与非罪、此罪与彼罪、程序瑕疵与违法、证据采信等这些刑事司法活动中执业。对于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可能不会太熟悉,对于税务问题可能一头雾水,对于行政监管和处罚可能一知半解,对于前沿民商事问题可能摸不着门。


因此,刑事合规对于刑事律师而言,它是一项复杂的非诉业务。要懂民商法,不然干不好检察院交给你的工作。要懂政治,不然检察院不喜欢你这样的独立监控人。


无论是附条件不起诉,还是像其他国家实行的延缓起诉制度,都对律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。


一方面,确实是一个新的执业领域,律师可以按检察院要求,直接介入企业管理,相当于独立监控人的角色。


另一方面,律师自身是否搞清楚了刑事合规的意义和价值,国家机关主动让律师多了一个吃饭的方向,律师是否有能力把这个饭吃得很香?


搞不好的话,还没等到检察机关作出不起诉决定,企业就已经要破产了。


小企业可能是在涉嫌犯罪后,由检察机关指定律师介入,律师只需要做好检察机关要求的规定动作,它大概率上是一个规定动作,是一个流程化的业务类型。


这样的流程仍然需要私人定制式服务,小企业能承担这样的成本吗?


结语:刑事合规不仅复杂于它的知识复合性,检察机关的指导能力以及提出切实可行的合规要求,也在于它需要综合考虑企业的配合程度,更在于检察机关主导的这项考察活动进程中,行政机关、合规律师可以介入企业生产经营的程度。


相关律师 View more
相关新闻 View more